价 格
订货量
¥15.5万
1 - 2
¥15.2万
3 - 4
¥15万
价格为商家提供的参考价,请通过"获取最低报价"
获得您最满意的心理价位~
≥5
品牌:中杰特装 | 型号:CFL-20/0.8(A) | 容积:20m3 |
重量:9855kg | 材质:内胆:S30408 外胆:Q345R | 订货号:CFL-20/0.8(A) |
货号:YQL-20A | 规格:2.7*5.34 | 类型:特种异形储罐 |
适用物料:液氧、液氮、液氩 | 壁厚:外胆:8/10 内胆:7/8mm | 高度:7377 |
直径:2716 | 是否跨境货源:否 | 外形尺寸:2716*7377 |
设计压力:0.84Mpa | 气压试验压力:1.05Mpa | 设计使用年限:20年 |
工作温度:-196 |
鞍山20立方液氧罐使用注意事项 40立方液氧储罐 液氮储罐 液氩储罐 厂家直销
事故预防方案
液氧是一种低温、强助燃物质。液氧罐内贮存有大量的液氧,除了要防止泄漏和低温灼伤外,更应对其爆炸的危险性有所警惕。因为虽然来自空分设备的液氧应该是基本不含碳氢化合物的,但是,经过长期使用,微量的碳氢化合物还有可能在液氧罐内浓缩、积聚,在一定的条件下,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。因此,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: 1)液氧罐内的液位在任何时候,均不得低于20%;
2)罐内液氧中的乙炔含量要按规定期限(例如半个月一次)进行分析,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;
3)罐内的液体不可长期停放不用,要经常充装及排放,以免引起乙炔等有害杂质的浓缩。
液氧储罐操作规程
1操作与维护
1.1操作
1.1.1准备工作 液氧储罐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气密性试验,吹除处理及阀门仪表的检验。
1.1.1.1气密性试验 液氧储罐完成安装,或者内筒恢复常温后,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应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,试验压力为储罐的工作压力,试验用气为无油干燥空气或干氮气,试验时间不得小于4小时。
1.1.1.2吹除处理 气密性试验合格后,需用干燥无油的空气对储罐内筒系统进行吹除处理。用以去除潮湿空气,排出气露点应不高于-40℃.注意吹除时,凡有外接关口都应排气,以清.除管阀中的机械杂质及潮湿空气。系统在用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吹除之后,还应用产品气体吹除,直至排出气体纯度达到要求为止。
1.1.1.3阀门仪表的检查 在充入低温液体前,必须认真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启闭状态,仪表指示是否正确,否则应予以调整。
1.1.2充液 分***充液和补充充液。
1.1.2.1***充液步骤如下:
1)稍开液氧取出阀LCV2。
2)打开内筒放空阀E1及测满阀MV并启动液位计(全开L1、L3,关闭L2阀)。
3)由于内筒处热态,稍开液氧储罐进口阀,使管道和内筒逐渐冷却至所充低温液体的温度。待内筒放空阀E1稳定排气时,可开大储槽进口阀,加大充液速度。
4)待液位计指示有液体时,取样分析,待分析合格后,可全开储罐进口阀。
5)当测满阀MV(已打开)喷出液体时,说明已充满液体,应立即关闭液体进口阀,停止充液. 6)储罐进液结束后关闭液氧取出阀LCV2。
1.1.2.2补充充液 打开液氧取出阀LCV2、储罐进口阀进液即可。 在充液过程中,如储罐内压力过高,可将内筒放空阀E1始终打开,使内筒和大气相通,已降低储罐内的压力。
1.1.3装车 排液前需进行储罐增压:
1)关闭内筒放空阀E1;
2)确定气体通过阀V4已经全开;
3)缓慢打开增压阀V1,使 液体进入增压器汽化; 当液氧储罐压力升高后由液体进出口阀V3排液(用软管向槽车供液)
1.1.5储罐的安全 液体贮存分为常压和带压贮存:
1)常压贮存过程中,内筒放空阀E1始终打开,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阀排至大气,液氧罐内压力不致于升高。
2)带压贮存的过程中,内筒放空阀E1关闭,由于自然蒸发的气体留在罐内,内筒压力将逐渐升高,此时除液位计、压力表投入运行外,当内筒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应立即打开内筒放空阀E1泄压。
液氧储罐在存储时,应密切注意储罐的液位和压力,压力控制在0.~0.MPa之间,如超过0.MPa后,应开大内筒放空阀E1已降低储罐内压力,液位控制在9m以下。
当长期贮存液氧时,在贮存期间应定期对液氧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检查,以免引起意外事故,主要检查其乙炔浓度不得超过0.5ppm,否则应将罐内液体排尽或者补充液氧,使液氧储罐中乙炔含量小于0.5ppm。
1.氧气管道与同一使用目的的燃气管道在同一水平敷设时,管道间水平净距可 减少到0.25m,但在从沟底起直至管顶以上300mm高范围内,应用松散的土或砂填实后再回填土。
2.氧气管道与穿管的电缆交叉时,交叉净距可减少到0.25m。
3.本表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净距的规定,是指埋地管道与同一标高或其上的基础最外侧的最小水平净距。
4.敷设在铁路及不便开挖的道路下面的管段,应加设套管,套管两端伸出铁路路基或道路路边不应小于1m;路基或路边有排水沟时,应延伸出水沟沟边1m。套管内的管道应无焊缝;若必须设有焊缝时,套管内应保持通风良好。
5.表列水平净距:管线均自管壁、沟壁或防护设施的外沿或最外一根电缆算起;道路城市型时,自路面边缘算起;为公路型时,自路肩边缘算起;铁路自轨外侧算起。
6.表中管道、电缆和电缆沟最小垂直净距的规定,均指下面管道或管沟外顶与上面管道管底或管沟基础底之间净距。铁路钢轨和道路垂直净距的规定,铁路自轨底算至管顶;道路自路面结构层底算至管顶。
车间内部氧气管道的敷设,应符合下列规定:
1、厂房内氧气管道宜沿墙、柱或专设的支架架空敷设,其高度应不妨碍交通和便于检修;
2、氧气管道与其他管线共架敷设时,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;
3、进入用户车间的氧气主管,应在车间入口处 装设切断阀、流量瞬时显示和累计记录仪表,并设放散管。放散管应引至室外,并高出附近操作面4m以上的无明火安全场所;
4、氧气管道不得穿过过高温作业及火焰区域。必须穿过时,应在该管段增设隔热措施,管壁温度不应超过70℃;5、穿过墙壁、楼板的氧气管道,应敷设在套管内;套管内不得有焊缝,管子与套管间的间隙应以不燃烧的软质材料填实;
6、氧气管道不得穿过生活间、办公室,并不应穿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。当必须通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时,则该房间内应采取防止氧气泄漏等措施;
7、供切割、焊接用氧的管道与切割、焊接工具或设备用软管连接时,供氧嘴头及切断阀宜设置在用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箱内。
氧气站、供氧站的主要生产间,应为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,其外围结构不需采取防爆泄压措施。氧气站、供氧站各房间的耐火等级见附录A。当制氧站房或液氧气化站房和灌氧站房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,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.5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丙级防火门进行分隔,并应通过走廊相通。氧气站、供氧站的主要生产间,其围护结构上的门窗,应向外开启,并不得采用木质等可燃材料制作。